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百科 > 针对科学流言的意义协调:从强力纠错到长期对话

针对科学流言的意义协调:从强力纠错到长期对话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56 点击次数:202

笔者认为,针对流言进行科学传播,目标不在于具体事实的强力纠错,而是以科学流言为舞台开展持续对话,促进公众与科学这两个语意空间、生活剧本、文化模式不同的世界的意义协调,这也应该成为科学传播的新范式。二、发现:科学流言其实处于不断的重复中表面看,科学流言具有偶发、随意性,但在梳理了“科学流言榜”两年半的数据后,我们发现,如果忽略文本载体的差异,科学流言表现出明显的重复性特征,既有同一领域和主题在不同时间的反复出现。⑦参与流言榜发布的腾讯公司对微信朋友圈2015年数据的分类统计也说明了流言传播领域的高度集中,当年朋友圈流言的举报处理总量为2169.5437万件,与科学流言相关的包括科学常识(11%)、食品安全(20%)、迷信(9%),占到总量的40%,全年近868万件,其中一半为食品安全类流言。

关键词:传播;科学流言;流言榜;媒体;谣言;意义协调;辟谣;剧本;文化;生活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近年来,科学流言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流言证伪传播项目大量出现,如何评估其传播效果?如何认识新舆论场中科学传播的目标、功能、路径?笔者认为,针对流言进行科学传播,目标不在于具体事实的强力纠错,而是以科学流言为舞台开展持续对话,促进公众与科学这两个语意空间、生活剧本、文化模式不同的世界的意义协调,这也应该成为科学传播的新范式。在此过程中,要重视情境信息、议程设置和科学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流言/意义协调/对话舆论

  作者:王学锋

  作者简介:王学锋,北京晚报副总编辑,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兴起,科学流言近年来在中国呈现“多米诺骨牌”式的爆发,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并出现了一大批证伪传播项目,其中既有主流媒体创办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求证”,也有商业网站开办的专栏如“谣言过滤器”(腾讯微信),更多的则来自专业机构或社会组织如“谣言粉碎机”、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科学流言榜”等。如何认知科学流言证伪传播行为及其效果,正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一、理解科学流言的范式:舞台与规则

  流言,一般是指没有确切来源的在公众中流传的消息。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科学流言”概念,主要指内容与科学技术有关,未经证实而大规模流传的信息,它通常没有确切的信源,其中相当数量是谣言,但也有可能含有合理、科学成分。正如陈力丹教授所指出的:“有些文章以不同的主观动机来区分流言和谣言,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其实这种划分是很难做到的。除了极少的流言能够查找到故意制造的源头,绝大多数的流言是无名的。”①使用科学“流言”概念,意味着承认这一类型信息存在的客观性,而不是主观先行判断为“谣言”。正因为科学信息在生活中日益重要,而公众又无法真正进入科学世界了解具体的科学信息、事件甚至常识,科学流言成了流言领域最常见的种类。因此,研究科学流言传播现象,有助于推演移动网络时代流言传播的一般规律。

  在样本选取上,本研究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2014年1月起联合发布的“科学流言榜”为主要对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科学流言榜”已成为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平台,每期均在全国主要媒体和各大网站、移动终端上同步传播。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第一个集合发布科学流言并以此为契机开展科学传播的项目,“科学流言榜”整合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等专业资源,会同《北京晚报》《北京科技报》、蝌蚪五线谱网、腾讯网等媒体以及来自中科院、解放军总医院等领域的专家,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科学传播模式——科学中介模式,积累了科学流言传播与证伪的第一手资料。②作为补充,腾讯“谣言过滤器”、《北京科技报》“科通社”、北京科协“蝌蚪五线谱”辟谣专栏、《北京晚报》“误解求证”“生活实验室”等栏目的运作实践也纳入了研究范畴。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内容分析和工作小组内部观察获得。

  截至2016年6月,“科学流言榜”共发布30期,对30期全部内容的分析显示,入选流言表现出强烈的公共热点和效果导向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