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视频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54 点击次数:215
在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下,我国影视剧视频的传播进行多种尝试,尤其是三网融合的出现,更是加快了影视剧视频跨屏幕传播的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将影视剧的传播与接受、呈现方式与观看行为、大众审美与艺术批评等一系列外部环境与存在形态的问题提上日程。
关键词:影视剧;视频;传播与接受研究;视频;影像;研究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在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下,我国影视剧视频的传播进行多种尝试,尤其是三网融合的出现,更是加快了影视剧视频跨屏幕传播的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将影视剧的传播与接受、呈现方式与观看行为、大众审美与艺术批评等一系列外部环境与存在形态的问题提上日程。
【关 键 词】影视剧;视频;传播与接受研究
当下国内影视剧的视频传播平台较上世纪拥有更多的选择,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终端设备如MP4、电纸书、平板电脑以及云电视等的推出,共同构成了影视剧视频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使得影视剧的传播铺天盖地,视频文件的格式在强大的“格式工厂”这类软件的协助下能够自由穿梭于不同尺寸的屏幕。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科技的进步、传播载体的种类增多使得各类影像播放装置如雨后春笋般频频推出,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不同的消费水平选择合适的视频观看设备;与此同时,各种新媒体产品纷纷以影视剧视频的转播和播放为吸引消费者的王牌,更有甚者,为了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力,甚至不惜侵权,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观看影视剧视频,庞大的消费队伍刺激了视频技术的发展,影像质量明显提升;这种商业促销行为介入到影视剧视频制作、生产、消费的链条,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却也成为当下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观看方式之一。其二,传播者和被传播者的身份更加复杂化,目前掌握影像传播技术的人群数量可观,更有大量可自由上传、下载视频的网站,吸引了一大批的网民,他们是影视剧视频传播中间环节中身份最复杂的一个模糊群体,能够随时运用手头的资源不定时地进行传播和接收,在传播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观影体验,影响着被传播者的选择。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媒体融合能力,是当前影响影视剧视频传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影视剧视频的跨屏幕传播是基于大众趣味变化及娱乐消费需求变动顺势而生的,是影视艺术在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下所进行多种传播可能性的有益尝试,新的媒体环境冲击着影视剧原来的传播模式,而人们现有的对影视剧视频的接受行为则直接影响着影视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格局的形成。
一、国产影视剧视频传播与观看行为的变化
长期以来,观看方式的区别被视为区分电影和电视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电影对应着影院观看方式,电视对应着家庭观看方式。然而随着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影视剧的观看方式悄然发生改变,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为受众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当下的人们已不再局限于影院观看和家庭式观看,不仅可以“打开电视看电影”,还可以通过其他更为便捷、更加个性化的方式随时随地观看到影视剧视频。如今人们依据他们所持有的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影视剧视频,趋向于使用易于携带、便于点播的平板电脑、手机、MP4等更为灵活、自由的多媒体观看,电影和电视庞大的年轻观众群正在大量流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我国,尤其是推行“三网融合”以来,影视剧视频的传播更是进入一个白热化竞争的阶段。多媒体语境下的影视剧视频接受呈现出显著的个性化、互动化、私人化和多元化的诸多特征,“观影者(spectacular)”已经逐渐取代了“观众”的概念出现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用以概括更为广泛的影像接受群体。传统的观看影视剧的方式正逐步被尺寸不等的屏幕所改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随着录像带及家庭影院的普及,观看行为已表现为个性化的趋向,但这种个性化观看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自上世纪末以来,手机、MP4等个人影像播放设备及软件的不断开发,终于将用户带入真正的个性化观看阶段。当前正在推行阶段的如手持电视、硬盘播放器等个人视频播放设备丰富了消费者影像观看的屏幕选择,它使得观看影视剧视频像读书一样,完全是个人的私密行为。鉴于此类行为的普遍化程度日益提高,大众媒体顺势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在试点推行三网融合的城市,以“互动点播”的菜单形式出现在用户的电视屏幕上,且将这种选择延伸至手持电视与手机的屏幕上。
多种屏幕传播的一个最显著的结果就是人们的观看行为日常化,“观看主体不仅仅是被媒体所制造,也是被整个的社会和文化诸决定因素所制造。”[1]随着人们观看影像的时间比例的上升,观看视频数量的增多,其影像辨别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会有一个普遍的提高。
新的观看习惯也为新媒体带来新的商机,瞄准这一市场的商家将影视剧内容进行再次加工,确保影像传播的效果。影视剧视频传播从未像今日的社会这般风靡,几乎每一种新媒体都意识到影像的威力,开发商和生产商为消费者考虑,逐步提高影像播放质量,同一部影视剧以不同的文件后缀出现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人们可以在最方便的时候观看,影视剧在自发的情形下实现了跨屏幕传播。这一切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极好的前期基础。三网融合之后,不同屏幕之间的影像文件的转化将统一完成,统一管理,按照目前公布的文件来看,广电部门给观众描述的蓝图就是自由观看节目,更好地体现出融合后的媒介传播的互动性。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的确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影视剧视频的内容却并不是技术能够完全处理好的,因此,不同尺寸的屏幕对于三网融合来说,仍然是挑战。
回望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侧重于技术和管理层面的革新对媒体而言,更倾向于广播电视产业的体制革新,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三网融合显著的体制特征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的三网融合由于其特殊性背景和现实,不是简单的技术融合,也不是单纯的市场融合,而是在意识形态参与主导下的融合,是要建构一个以媒介为高地,以内容、网络和服务为骨干基础的崭新的媒?信产业,即媒介思维为主导的三网融合。”[2]三网融合促使国产影视剧视频传播向产业化迈进,受其波及,影视剧视频传播的方式、途径以及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身份出现新的变动。新的传播途径和模式对影视剧视频的制作、生产与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多种媒体重新组织其传播行为;变革势必会影响到影视剧视频的生产、制作以及消费,更会触及影像的本质、影像表现力等更深层的问题。
三网融合技术依托为“新媒介”,而“新媒介”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科技与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动,新媒介的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介不仅仅是物理技术网络,更重要的是一种承载信息流的发散性、渗透性的社会组织网。”[3]因此,新媒介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更会为信息传播行为带来巨大的变动,继而会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