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今日热点 > 体育回归与文化开掘:我国体育电影发展进程探析

体育回归与文化开掘:我国体育电影发展进程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51 点击次数:171

针对此现状,中国体育电影未来的发展应突出体育元素的主体地位,邀请体育明星本色出演、增强吸引力,努力讲好体育故事。

关键词:体育电影;体育;文化;电影;影片

作者简介:

  【摘要】体育电影是我国重要的类型电影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负载了太多其他社会层面的使命,体育本身的主体地位反而不明显。电影《破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体育元素在影片叙事进程中担当了核心角色,实现了体育类型电影中的本体“回归”;不过,《破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体育电影面临的困境,体育电影拍摄难度大、角色运动技能要求高,且容易受伤、投资不菲、票房难以保证等因素直接阻碍了体育电影的全面发展。针对此现状,中国体育电影未来的发展应突出体育元素的主体地位,邀请体育明星本色出演、增强吸引力,努力讲好体育故事。

  【关键词】体育;体育电影;类型电影;体育文化;跨文化传播

  2015年夏季发生的两件事,可能会深刻改变我国体育电影目前的走势:一是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季奥运会成功,人们普遍预测这将推动我国体育电影迎来又一个发展高峰期;二是体育电影《破风》上映,并在《捉妖记》《小时代4》《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大片云集的暑期档里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票房收入突破1.45亿元,而《破风》突出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使用了真实的自行车运动镜头。

  两者的交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我国体育电影的未来:随着体育运动日渐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电影将逐步剥离其负载的其他社会层面的使命,回归到“真正的体育电影”,即体育元素将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叙事的中心和主体,将体育精神——团结、拼搏、求胜、奋斗等真正构筑成电影的筋骨与灵魂,同时进行深入的文化发掘,促使体育电影成为我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一、体育电影的类型化与“非中心化”

  国内第一部关于体育运动的电影是1928年的《一脚踢出去》,由第一代导演张石川和左翼作家洪深执导,影片还涉及踢假球的情节。此后,体育电影逐渐形成了类型化的特点,有学者曾以20世纪30年代出品的《体育皇后》为例,分析其具有类型电影的特征:叙事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视听技巧上,文武戏搭配,文戏(生活/情感)和武戏(训练/比赛)各具特色,而又统一在完整的影片中。[1]从此,体育电影成为我国一个颇为重要的电影类型。

  不过,从电影《体育皇后》开始,我国体育电影对运动员个人生活故事的刻画超越了竞技体育本身。换言之,体育并非“本体”,而是表层的“用”,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体育电影的“本体”时常发生变迁——时而突出政治维度,强调思想性,以展示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重点,将运动员等同于劳动模范等人物来描绘;时而注重时代维度,将体育作为描写现实生活、时代变革的点缀物;时而强化娱乐维度,坚持娱乐至死,以求愉悦观众,追求票房收入的最大化。

  在我国体育电影史上留下辉煌一笔的影片《女跳水队员》是强调思想性的典型,该片主要讲述一位跳水女选手通过刻苦训练,并在教练、队友和家人的鼓励支持下提高思想认识,终于突破心理障碍、攻克难度动作的故事。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跳水界勇于挑战高难度动作、不断提高竞技水平的奋斗历程。电影《沙鸥》的叙事同样没能脱离“爱国、拼搏”的主题,主人公沙鸥是当时在世界排坛崛起的中国女排的“艺术化身”,腰部严重损伤后沙鸥仍刻苦训练,却遗憾地只取得了世界大赛的亚军,在经历痛失金牌、痛失丈夫的双重打击后,她没有被打垮,而是坚持回到运动场,当上女排教练,最终女排在比赛中夺冠,她则付出了双腿瘫痪的代价。此外,《沙鸥》以纪实和长镜头美学闻名于中国电影史册,这使其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优秀电影”评选中荣耀上榜。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前,振兴体育几乎成为民族复兴的代名词,因此才出现了中国男排逆转击败韩国队(当时称南朝鲜队)后,北京学子激情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的景象,而同期内地体育电影也大都把体育比赛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片中主人公奋力拼搏、用赛场上的胜利洗雪旧中国“东亚病夫”的耻辱,支撑他们信念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尊严。实际上,这一传统延续至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上映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短跑名将刘长春“单骑赴会”,独自一人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故事,全片突出表现的仍是他的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突出时代特色,以体育映射时代变迁、时代风采的电影也不少,如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的谢晋在近50年后再度执导其姊妹作《女足九号》,该片表现的是当代女运动员的精神风采——名为女足,实际是对新时代女性顽强拼搏精神的颂扬。有人曾提出《女足九号》是以孙雯为原型拍摄的,但谢晋称自己构思这部足球题材电影时,想到的是揭示一个群体、一个团队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缩影,《女足九号》的人文意义已超出了体育本身。当时的中国女足绰号是“铿锵玫瑰”,她们那种勇于牺牲、敢于拼搏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一批“无厘头”的体育娱乐片陆续播放,比较典型的有《京都球侠》《大灌篮》和《少林足球》等,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是注重故事情节的娱乐化,以及演员的偶像化。虽然其涉及的体育项目不一,内容也各有千秋,但体育在影片的叙事中完全背离了其原有特质,成为搞笑故事情节的重要“推进剂”,这些影片更多的是将体育当成了噱头,使之成为取悦观众、博取票房的工具,对体育精神的阐释则明显不足。

  目前体育电影在中国的地位显得特殊而尴尬:一方面它是彰显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拼搏精神最重要的文艺载体之一,甚至负载着许多本应由其他电影类型承担的社会功能,因而不少体育电影社会影响巨大,以武术为表现载体的《少林寺》《武林志》等电影更引发大众争睹的狂潮,成为当时的“现象级影片”;另一方面,由于背负了太多社会使命,中国体育电影往往侧重于展现人物的生存困境、内心矛盾等,大量篇幅被用于描写运动员体育之外的社会生活,在电影表现技法上与其他类型影片差异不大,未能集中力量拍摄激烈、精彩的竞技场面,体育始终没有成为影片的本体和主体,更没有把紧张、激烈的竞技场景作为核心叙事环节进行艺术化的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体育电影应有的艺术冲击力。由于中国体育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抽掉了“体育”这个核心要素,表现出较明显的“去中心化”态势,使得许多体育电影甚至可以用其他类型电影来替代,如1981年摄制的《沙鸥》显然有配合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印记,如果不考虑该因素,将主人公沙鸥的职业更换成医生、科学家等,无须改变叙事模式和结构,影片仍然能够成立,且变化不会很大。

  从实践来看,中国体育电影人长期纠结于一个问题:体育电影究竟该让紧张、刺激的竞技内容唱主角,还是单纯借用体育项目做“背景”与其他类型嫁接?在当下的娱乐化浪潮中,后者显然占据了上风。在许多影片中,体育都只是个噱头,真正表现的是青春、爱情和喜剧,抑或是理想、爱国、民族精神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为编剧、导演等创作人员的体育经历有限,难以在银幕上真实再现动人心魄的竞技场景,为弥补这一致命缺失,干脆用其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和叙事模式来填充,导致体育电影丧失了它最该具有的体育维度,即如何真实反映体育运动的景象和运动员的生存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