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测评 > 胡政之舆论思想探析

胡政之舆论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7 点击次数:192

胡政之的新闻思想以舆论为核心,在他看来,现代政治是以舆论为基础的,而舆论又以社会正义为本质,它依靠法律制度与大众传媒来培养,依靠具有史家之“才”、“学”、“识”、“德”的新闻人来建构与维持,依靠事业与营业兼具的办报方针予以实现。胡政之的这种以舆论为中心的新闻思想,因与政治权威相冲突而难以实现,并最终退出了历史。

关键词:胡政之;舆论;新闻思想

作者简介:

  【英文标题】"All for Public Opinion": A Probe into Hu Zhengzhi's Journalistic Thoughts

  【作者简介】阳海洪,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株洲 412007);杜俊伟,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系教师,博士(武汉 430074)。

  【内容提要】胡政之的新闻思想以舆论为核心,在他看来,现代政治是以舆论为基础的,而舆论又以社会正义为本质,它依靠法律制度与大众传媒来培养,依靠具有史家之“才”、“学”、“识”、“德”的新闻人来建构与维持,依靠事业与营业兼具的办报方针予以实现。胡政之的这种以舆论为中心的新闻思想,因与政治权威相冲突而难以实现,并最终退出了历史。

  【关 键 词】胡政之 舆论 新闻思想

  “胡政之的新闻思想是以其舆论观为核心的”[1],这是确评。胡政之和张季鸾主持的《大公报》是中国现代报业“文人论政”的典范,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舆论中心。他的新闻思想无非就是为这种“文人论政”提供理论资源,进行合法性论证。实际上,不仅仅是胡政之的新闻思想,综观整个中国民营报业的新闻思想,也基本上是围绕舆论而展开的。胡政之以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思想,在民营报人中很具有代表性。

  一、舆论是现代政治的根基

  胡政之留学日本,多次赴西方游历,熟悉现代政治。他认为,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中国唯有顺应潮流,进行政治改革,把皇权专制制度改造成现代民主制度,一切以民意为依归:“盖今之政治,本系以民意为背景,而民意所寄托,又在于公是公非之舆论。”[2]108那么,作为现代民主政治重要构件的舆论又有何功能呢?

  (一)舆论乃范群之工具。依胡政之之意,民元之后之所以长期陷于动乱之中,在于缺乏中心:“夫国家政治贵能统一,统一之要,赖有中心。”[2]12这个中心,既是指强权政治人物,也是指统一的舆论。胡政之指出,“舆论的统一乃国家统一之先声”[2]249,舆论在国家统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正是因统一舆论的缺乏,造成了中国政治上不了轨道,宪政秩序难以形成:“呜呼!民国已十九年,国民革命军之统一中国亦且二年,而现状如此,其总根源在于舆论之无权威。”同[1]舆论之所以是统一国家的“先声”,在于舆论能约束人的行为,建构统一的价值观以为社会之规范,“抑近世国家所赖以治国范群者,不外法律与舆论两端。而潮流所趋,社会舆论之取舍,视法律所赏罚尤为严切而有力,然而舆论何由表现,则又新闻纸之责也。……自新闻纸不能表现真是非,而舆论之有无与势力之是否足重,乃成为一社会问题。而治国范群之一利器已寝寝失其作用。”[3]1036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政策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个人和群体,但是民主政治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公众在基本价值和目标上达成一致来降低冲突的程度,把公众的意志凝结为牢固的整体,以保持社会的稳定状态。所以,“一国的舆论要善良而且稳健,必须具有几种条件:最重要的条件是人民知识的发达,及公民对于政治兴趣的浓厚,其次的条件是全国人民对于几种基本的政治主张总要有相同的同意。”[4]这相同的同意就是国家政治的运作基础,它对国家每个公民都有规范作用。

  (二)舆论能助成政治家的成长。1944年,胡政之游历英国,英国的议会政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欣羡不已,在其所撰写的旅游通讯中,胡指出,在英国,新闻界是训练政治人才的重要路径。新闻界之所以能训练政治人才,一方面在于记者因其职业要求熟悉社会事务,因此在记者中容易产生政治家;另一方面,报纸可以营造公正的舆论,正直的政治家就赞美他,维护他,丑恶的政客就批评他,要他下台。如此监督政治运作,助成政治家的成熟,“要之政治之良窳,全由政治家之运用,而政治家之善恶则悉视环境督责之宽严”[2]109。因此,“国家只要有了真舆论,政治想不上轨道也不可能”[3]1048。胡认为舆论能助成政治上轨道,助成政治家成熟,在于他看到了舆论的纠错与导向功能,健全的舆论是民意的表达,能够助成政治家正确地把握形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合民众利益的决策。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欧美的政治之所以良美,舆论之功大焉。而反观中国,则因缺少这样良好的舆论环境,官员从政往往依赖个人的德性自律与良心发现,因此,政治很难上轨道。

  (三)舆论能培养国民的政治能力。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但“如名为共和国家而多数国民不解政治,不管政治,犹远不及君主独裁制有圣君贤相与民相安于无事也,”[2]107因此,“夫共和国家之国民,人人有预闻政治之权能,又即人人有主持政治之义务,则平日对于政治智识之修养与政治手腕之准备,实不可或缺。”[2]108共和国家之国民,必须有政治智识之修养与政治手腕之准备,积极参与政治,熟悉公共事务。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胡政之看来,民众通过媒体参与政治,表达意见,是培养国民政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胡政之反复提议,“报纸的任务,应该是民众政治教育的工具”[3]1104。胡政之在欧美考察后指出:“世界国民,政治能力,以英国为最优,所以然者,因英国报纸,国有大政,记载綦详,国民之政治常识,养之既丰,斯其运用之力,过于他国,此实吾人所当效法。而本报所愿以灌输政治常识自勉者也。”[3]1034如此,中国人也能如欧美人民一样,“匹夫匹妇,平居议论,于国政利病,亦往往洞见症结,确有见地”[3]1034。在这里,胡的高明与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民主、自由不仅仅是一种现代价值,而在于它是一种实践,只有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人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承担民主、自由的责任。简言之,民主政治就如一个“陀螺”,只有不断地抽打,民主政治这个“陀螺”才能转动,并且越转越快,越转越平稳。